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将致力于加强通用协议和标准的研究,推动物联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用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通过开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集成创新,总结形成一批综合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信息消费和民生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
但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物联网仍处于应用层次偏低和向规模化探索的初期,技术成熟度不足造成的应用成本居高不下普遍存在,仍需以重大应用示范为先导,带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降低成本以促进应用规模化推广,形成规模化应用。现阶段多数物联网应用仍是在特定领域的闭环应用,行业壁垒和信息孤岛依然存在,跨领域跨行业的互通共享与应用协同明显不足,成为制约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将致力于加强通用协议和标准的研究,推动物联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用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通过开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集成创新,总结形成一批综合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信息消费和民生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热点,我国许多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构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块单元,已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
从物联网应用领域来看,未来在城市用电平衡管理、水资源管理、消防设施管理、地下管网监测、危化品管理、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将加强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感知和精细管理。
在城市管理来看,感知设施的布局大幅提升城市运行监测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形成统一感知设备管理平台和城市级数据汇集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满足城市管理快速反应的内在要求,成为科学决策的智慧源泉。
从未来发展来看,物联网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末梢神经,实现信息感知数据采集,而城市级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大力推广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将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纵深阶段。
文章来源:物联中国